找到相关内容2378篇,用时1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六朝佛教对社会发展的推进作用

    帝问曰:「朕即位已来,造寺、写  经、度僧、不可胜纪,有何功德」﹖师  217页  曰:「并无功德」。帝曰:「何以无功德」﹖师曰:  「此但人天小果,有漏之因,如影随形,虽有非实」  。帝曰:「如何是...

    刘泽民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214870879.html
  • 大般涅槃经中的涅盘思想

    一切诸  行亦复如是。我闻诸天寿命极长,云何世尊是天中  天,寿  8页  命更促,不满百年。」「夫短寿者,不为沙门婆罗  门等男女大小所敬念,若使如来同诸行者,亦复不  为一切世间人天众生之所奉敬。」...作已  办,将是最后涅盘之相,何其苦哉,何其苦哉,如何世尊,  一旦舍离四无量心,不受人天所奉供养,圣慧日光,从今永  灭,无上法船,于斯沉没,呜呼痛哉。」  很显然的,这是弟子们把世尊之入灭,看作...

    张曼涛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535371059.html
  • 佛教各宗对净土分类的看法

    所以一个真正的欲生净土的行者  ,则必以无分别智为正行因,发愿求生为胜方便,回向人天  三乘以及十方净土的正善根方成。果能如此,即能广集多善  根,始有往生的可能,否则便为「别时意趣」,无法于顺次  ...

    宏如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540871071.html
  • 俱舍论释题

    俱舍,就发  生了间接而又深切的关系了﹗  阿含是佛法的根本,是如来住世时亲口所宣说,其内容  说明的不外是﹕三科、四谛、十二因缘、三法印、人天因果  及出离因果诸法。三科是佛以之说明万有根本的,阿含...

    演培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541971083.html
  • 昙鸾大师念佛法门研究

    法门者开启了无限方便之门,提供了强大之修行动力,透射出往生成佛的无量曙光。昙鸾在《往生论注》卷下阐述了依靠阿弥陀佛的本愿力就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理论,「凡是生彼净土及彼菩萨人天所起诸行,皆缘阿弥陀如来...

    温金玉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50271186.html
  • 唯识与四缘十因之研究

    忧苦根受用恶业果,而起忧苦受;若在人天中乐  喜受即受用过去善等果也;舍受遍于五趣六道。信等五根(  信、勤、念、定、慧)前二根即以信勤为自性,后三根以善  念定慧等为自性。此五根以有增上力故,能离欲染...阿赖耶识在某道受生之报  体,性惟无记,名异熟果是也。二等流果,受平等流类之果  也,如造善业生人天,造恶业生恶趣,此善业与人天,恶业  与恶趣,皆是平等流类之果也。三离系果,系者烦恼也,谓  吾人若依...

    雨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50971202.html
  • 中国佛教理论思想发展史纲

    他们认为儒教是人乘,道教是天乘,佛教超出了人天之乘。或者说儒教是通教,道教是别教,佛教是圆教。佛教徒说孔子设仁义礼智教化百姓,定名分,正上下,没有离开分别认识的判断。老子比孔子进一步,以绝情弃智,忘形...

    黄夏年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83971301.html
  • 东林十八高贤传

    问以经义,无不综达,即出金赎之。后游历天竺诸国,还至关中,从罗什咨禀经义。罗什翻《法华经》,以竺法护本云:“天见人,人见天。”什曰:“此言过质耳。”睿曰:“将非‘人天交接,两得相见’?”什喜,遂用其文...

    志磐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404371677.html
  • 性广法师:大学院校禅修教学之理念与内涵

    ,以进趋悲智圆满的佛果。   由上观之,修“无量三昧”有大利益,有大功德:人天乘依之以净禅德,声闻人依之而解脱出离,大乘更以之为菩提心髓。“四无量心”...

    性广法师

    世界佛教论坛论文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075673284.html
  • 菅野博史:《法华经》与宗教间的对话

    “三草二木的譬喻” 来说明。譬喻的内容很简洁:满天的云雨普润大地,各种植物(三草二木)随其种类的不同,各自得以生长。三草二木,即小、中、上的药草,与小、大的树木。其中,小药草譬喻人天,中药草譬喻声闻、...

    菅野博史 ( 日本创价大学教授、国际佛教学高等研究所所长)

    |世界佛教论坛论文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472473333.html